臨終的準備
慧光佛道院: 慧光佛道院,前身是玄濟宮,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、考驗,在因緣際會下,會得了佛祖本師釋迦摩尼佛之靈,進而開始研究佛理、法節、誦經,至今佛道雙修,古人言:「佛無禮斗;道無燄口(甘露施食)」,奉而地藏王菩薩開化,教導各項開魂路、安靈、作土,上昇上品功德法會,渡化嬰靈、冤親債主、消災、祈福、法佈施…等各項法門、禮節,並開始應用到需要幫助的人…藉由每部經典的精隨、咒語,開化往生者、嬰靈、冤親債主、畜牲道、惡鬼道,如當下願意。往生過程: 我們在死後會經歷中陰階段,人的壽命長短取決於(福報及壽元),兩者中若福報盡了而壽元尚存,或壽元快盡但福報尚存都會遭遇死亡。如果一個人經過觀察,知道自己可能將因壽元已盡而即將死亡,便可多作放生及修長壽法等,令壽元增長,從而延壽延生;如果知道自己可能將因福報盡而死,便可佈施予窮人、供養寺院及三寶等,從而增加福德來達到延壽的目的,但如果福報及壽元都已耗盡,則應好好的準備面臨死亡。 人在死亡時,可說有四種不同的境界,在外在上來說…這四種死亡都不外乎是斷氣而已,但死亡的人固其不同的境界,而有截然不同的主觀體驗及景況。對最上等的行者來說,他們經歷了最上的修持,在死時並無痛苦,也不經歷中陰階段,直接便能成就果境;對中等修持的人來說,他們雖未能證悟高層次的果境,而需要經歷中陰階段轉為修行的工具,從而得到不錯的成就,及有一定的自主能力;平素尚算有修持佛法的人,死時若能把一向修持的佛法利用起來,其死亡過程亦未算太糟,痛苦也較少;平素從無修行的人,在死時會經歷極大的痛苦及恐懼,以下所述,主要將是這種並無修持的凡夫之死亡過程及程及景況。 在這世界,一切東西都由(地、水、火、風)四大元素所合成,人類的肉體亦如是,在死時,我們的肉身中之四大元素會漸漸分解及衰退,身體的機能亦會相應的失效。 首先,是地大元素衰退而溶入水大元素,此時的身體會變瘦或凹陷,皮膚開始失去光澤,面部可能會彎曲變形,鼻樑仿似塌下,視覺亦會開始失效,正經歷死亡者,會經歷如草原上的陽焰映象的內徵兆,對曾作各種惡業的人來說,他們會感到山崩地裂的幻境,甚至開始神智失常,有時候…有些人甚至會慘叫:「山塌下來啦!快救我…」等等的驚呼,在這時候,親友應在耳旁提醒:「這些是幻象,不要怕!」對多作善業的人而言,他們大多並不會遇到可怕的幻境。 在地大溶入水大後,水大便會衰退而溶入火大,此時,將亡者的聽覺開始失效,體液逐漸乾枯,外在的聲音似由遠處傳來似的,同時會見到如煙霧的內兆境,曾作多惡業者,此時會感到猶如身處海嘯或漩渦當中,火大會落入風大,嗅覺開始失靈。如果比喻把身體的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觸覺及意識功能,形容為一座有五間房間及中央大廳的屋子,此時就好比屋中的三個房間的燈已熄滅,只剩下兩間及大廳還亮著,這時視覺、聽覺、嗅覺已先開始失效,將亡的人與外界的接觸,只餘味覺及觸覺功能尚未失效,同時身體的溫度也會開始下降。 一生中多作善者,體溫多由下身往上收攝至胸部,也就是說腳部會先開始變冷;多作惡者,體溫往往則是由上身退溫至胸間,也就是說頭部先冷;將亡之人,此時見到的內徵兆是如螢火蟲或火星向上飛揚的景況,一生多作惡業者,指貪、瞋、痴等;無記心則是不善心不惡的中惡心態。 這死時的一念,有極強的力量,亡者的下一生將生善道或惡道就是看這一念。這時一念的生起,可以是由外界引發的,例如說四大收攝過程中,師長或是同門在旁提示,亡者可能便會生起皈依心或其善心;又或正在經歷死亡過程者,見到了他喜觀或不喜觀的人和事,便可能在那一剎那生起貪慾或瞋念。以上所說的臨終一念,會誘發我們長久積集下來的業因,所以,它直接影響亡者的中陰階段及下一生將投生何處,我們一生及過去生中所做的業因,固然是不善業為多,但多多少少也曾種下丁點善因,臨終的一念若善,便會誘發我們積集下來的無數業因中的一個善因,也便令我們下一生投生善道之中。反之,臨終的一念若為惡念,則會誘發我們長久積集起來的無數善惡因中的其中一個不善業因,令我們下一生墮入三惡道中之其中一道。所以說,我們一生中固然要多作善及多生善心,但臨終的一念也不容忽視,這臨終一念是十分強力的。假設-好的修行人,一生作善極多,但在臨死的一剎,他因著某種外緣而生了一個惡念,例如:因他人的表現而在這一刻生了一念瞋心,他在下一生便會墮入三惡道之中,這並非說他一生中所作之善便白白費了,而是他臨終最後一念,誘發了他一生中或過去生中千千萬萬的業因中的其中一個惡業因,導致他下一生墮於惡道投生,他的善業因及業力並沒有白費,但只好等以後才能被誘發成熟了。反之,一個終生作惡的人,如果臨終因旁人的一句開示,而生了皈依心、慈心、悲心等,這一念便會誘發他意識中所積存的其中一個善業因,令他下一生中生於善道,其今生所作之惡業的業因及業力,則待未來才會被誘發而成熟結果了。 由以上例可見:修行人務必要令自己在臨終時,在愛心、慈心、悲心、出離心、菩提心或依止心中死去,要避免貪慾、瞋恨或愚痴等,如果我們在死時,觀想上師、本尊、三寶,或禪思、出離心,或對眾生之慈心、悲心等,或觀想佛陀淨土,都能確保臨終一念為善念,從而保證下一生的福樂,甚至能往生淨土之中。若死時見了不喜的人、事、物等又未能控制自己的心念,便可能生出一念之瞋恨,而誘發某一曾作之不善因,導致下一生於惡道之中。怎樣做才能利益臨終的親友? 現在的人大多死在醫院中,旁無上師或同門師兄弟引導,若對佛法有認識的親友,應該盡可能在他的死亡過程中,向他解釋開示佛法,又或敎他誦念佛號或佛咒等,這對亡者會有很大的利益,令他下一生免於惡道之苦,話說回來,如果我們能在平時教化親友,則往往會有更佳的效果。地獄道 地獄道細分為八大熱地獄、八大寒地獄、近邊地獄、孤獨地獄。一般造作惡業〈如殺生、邪淫、偷盜、妄語、惡口、兩舌、貪慾、瞋恚、邪見、綺語〉,有因當生地獄者,臨終時或會感冷,欲得溫暖而召牽於熱地獄中的緣,又或感熱而欲求清涼,從而感得生於寒地獄中的緣。 至於地獄道眾生的平均壽命,長五百歲。但牠們的一天並非與人間的一天同長度,而是以天界的五百年為日夜,天界的五百年又有多長呢?天界的一日夜是人間的五十年,依人間的曆法計算,生於等活地獄中的生命,平均要在這地獄中受苦二十六萬二千億年,其他地獄,平均壽命比等活地獄更要長許多倍。 地獄分為四大類,第一類是八個大熱地獄。它的名稱、痛苦的程度順序為:活地獄、黑繩地獄、眾合地獄、號叫地獄、大號叫地獄、燒熱地獄、極燒地獄和無間地獄。餓鬼道 如果以痛苦的角度來說,餓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眾生為大。以愚痴的角度來說,畜牲遠以餓鬼的智力為低下。餓鬼道的眾生,智力足以了解佛法,不似畜牲般愚痴;地獄道眾生,除了佛陀等聖眾可以見到外,我們凡夫若非身墮於其道中,便不會看到。但餓鬼道的友情眾生,則偶而也會在人間世界走動,凡夫的眼睛也可以見到牠們,他們並不像地獄道眾生般聚居,而是分散各地居住的,有,有,有時候聽到人說在田野中遇到口噴火光的鬼物,這些便是偶而在人間走動覓食的餓鬼。餓鬼道的眾生是胎生的,而且每胎便會生下幾百個小鬼道。所以佛教僧人有一條戒,要在每次吃飯時留下一口食物,誦咒及作手印加持,再把它佈施給餓鬼。 餓鬼雖然有不同種類,但大部分都承受著同樣的冷、熱、飢、渴、疲累不堪及被同類中較有威力者欺壓等苦。在餓鬼道中,其中一些餓鬼頗有福德,累積不少財富,而且有神通力量可以幫助他人。其餓鬼亦分:第一種餓鬼是外障餓鬼,他們因過去的業,便遭遇種種外在的障礙,令其不能得食。在大白天,溫暖的陽光反而會令牠們感到寒冷;在晚上,月光卻令牠們感到熱不可當,肚子十分大,常感極端肚餓,牠們頭及肚子極大,腳卻像快斷的乾材似的,乏力的支撐著步行,即使在遙遠見到有食物,待花盡精力走近想食用,食物卻變成不能吃的東西,飲品化為膿尿等不可飲用的食物,這是由於他們本身的業力所障。世上同樣的一杯水,客觀上它是一杯液體,但眾生各因不同福報而見它為不同的東西,天界福報極高,見到它是一杯美味的甘露,人間福報中等,見到它便是一杯平淡無奇的水,而外障餓鬼,卻會因自己的福報低,見到它卻會視為膿尿等不能飲用的物質。這一類餓鬼痛苦的噉殺,不單大的畜牲會捕吃小的食物,小的動物也會穿透大型生物的身軀,鑽入牠們體內,令其受苦不堪,要逃避其他生物的威脅,連少許的安全感也不易得到,長期活在恐慌之中;被人類畜養的動物則被穿鼻、烙印、鞭打及勞役,同時被宰殺為食。佛經中提到,如果把人類數目比做指甲上的灰塵,畜牲的總數則好比大地主;如果把畜牲總數比做指甲上的塵,則餓鬼數量多如大地主;如果把餓鬼眾多的數量比作指上塵,地獄中的眾生又好比大地主。所以我們由此可知,要生三善道中的生命,是極為稀有的,一旦墮入三惡道之中,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再度為人。 吃素的目的,是為了讓我們易於培養慈悲心,有些人自以為食素便是斷絕了任何形式的殺生,其實不然,在種田的時候,農夫即使不使用殺蟲藥,也免不了在翻土時,害及無數的小蟲。所以即使是食素的人,也並非就完全的斷絕了間接的殺生,我們日常生活中之食、衣、住、行都是依靠別人的生命成就,所以我們欠有情眾生實在太多了。作為佛教徒,我們應該常常念及畜牲及其他有情,對眾生升起真正的慈悲,這才是佛法的精神,否則單單食素,對眾生的幫助不大,所以其意義並不大。人道 人間的受生方式為胎生,有因緣受生人間的中陰身具有人形的身相,中陰身在業力成熟時,便遇上其下生父母交合的情景,心識便投於父母精血之終結胎。如果胎兒父母間的因緣較屬和諧的因緣,兩代便會相處愉快,如在母胎中,胎兒也不會令母親感到太大的痛苦;如果雙方因緣不協調和諧,則懷胎時痛苦不堪,孫子出生後也只會令家庭不和諧,要生在人間並不容易,必須要在前生多作佈施及嚴持善業。人間可以分為四大部洲,我們身處的地方是南瞻部洲,其他三部洲的人,壽命較固定,而南瞻部洲的人壽命則不一定,有出生便死去的,也有壽逾百歲的,常可聽到,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例子,也常聽到小孩夭折的例子。可見在我們的世界中,人命不定,生死無常,即使我們自己,也不可能預知死期,甚至不可能保證下一分鐘,我們是否在人間。所以當下應好好的修其各項行為,人生就是大道,好好的利用時間,宇宙之主宰就是〝無常〞,不要往往都未能好好的修行,最後往往由法師為他們修法,修的卻是超渡法。
